追赶时空的跨越------ 记高速发展中的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日期:2019-09-18 返回列表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在院长岳建华的带领下,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关爱的雨露,抓住机遇,求变创新,通过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历经三次创业,实现了由中风专科门诊部到中风专科医院到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的跨越式发展转变。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09年,更是医院高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医院实现了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办院的夙愿,郑大三百名医疗专家成为医院坚强的技术后盾,随着核磁共振、CT、CR、西门子心脏彩超、美国史塞克腹腔镜、光电五分类全自动血球、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等世界高端医疗设备相继投入使用,随着引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医疗专家及管理专家进驻医院,使医院具备了由县级医院管理标准逐步向省级医院管理标准转变的条件,医院品质内涵的提升,标志着医院第四次跨越发展帷幕已经拉开。如今的红十字中心医院,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和在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现已形成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创业:艰辛的岁月,不变的情怀

1987年,医院创始人、中风病专家、院长岳建华从兼职经营隶属粮食局的一个卫生所为基础,迈出了创业长征路上的第一个脚印。由于他的踏实敬业,逐渐赢得了领导和职工的信任,也实实在在解决了粮食系统职工看病难的问题。随着病人的增多,岳建华感到压力的存在,为此,他舍家弃口先在开封地区中医班学习两年,后又拜在省中医学院全国著名中风病专家李秀林老师的门下苦心学习三年。在这五年如一日的学习生涯中,岳建华如饥似渴系统学习了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了一系列中医治疗中风的技术,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书。学成回来后他向卫生局申请办理了中风门诊部。门诊部开业后岳建华勤奋苦干、胆大心细,视病人如亲人,渐渐赢得了病人的认可,慢慢打开了治疗中风病新局面。随着岳建华医疗技术的提高,病人逐渐增多,原有的十几张观察床位已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这促使岳建华迈出了第二次创业步伐,办理中风专科医院,专业从事中风病治疗。在办院过程中,岳建华上从省中医学院聘请专业老师到医院做技术上指导,下到手把手教学生练基本功,也曾三天两夜守候在一个重症患者床前,谨慎用药、严密观察,直至病人脱离危险。病人口碑,医院的丰碑。随着中风病人的日渐增多,原有的四十张床位日益紧张,到了不得不增加床位的地步。偶然地机会,一个朋友提到可以申办综合医院的条件时,岳建华默默记下并暗下决心,要办一个大型综合医院,要为更多的患者解忧,要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康复治疗。经过紧张的酝酿和积极的筹措以及对事业的执着,一波三折的红十字中心医院综合大楼终于于2001年1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这也就意味着岳建华第三次创业的开始。

创业难,难于上青天!刚筹建红十字中心医院综合大楼时也有几个合伙人筹资,但后来由于对医疗行业的不看好相继退出,建院的压力便压在岳建华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积蓄在买完地皮后便所剩无几,所以,资金是困岳建华身上最紧的枷锁。为了跑资金,他求亲戚,靠朋友,贷高息,向职工借,所有能用上的方法都用上了,甚至还上过当受过骗。当医院大楼主体完工时岳建华已负债八百多万。望着高高的大楼、空空的病房、双双期待的眼神,他压力更重。设备的购买、人才的引进都需要钱,这些钱从哪里来,岳建华心中没一点着落。这种困惑像蚂蚁在整日吞噬他的肌体,使他骨瘦如柴、苦不堪言。

“人生苦短,何必自己找不自在呢?你又不是没能力过自在日子!”这是朋友长劝岳建华的一句话。但岳建华是个有信念的人、有感恩之心的人,放弃不是他的作为。他常常感叹地说:我非常感谢帮助过我的朋友和跟随我多年的员工,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同甘共苦,我不能辜负他们,是他们让我躲过冰山的碰撞和暗礁的抵触,让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让我看到了未来美好的希望!我要让他们有岗位、有活干、有饭吃,我有信心、有决心,我会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岳建华带领红十字中心医院走到了今天。今天,紫气东升、艳阳高照!今天,贤良汇聚、人才辈出!今天,厚载创新、追求卓越!

建设:把人才强院,科技兴院作为创建新密一流精品医院的主要战略。为打造新密一流精品医院,院长岳建华高瞻远瞩,把人才和科技定为红十字中心医院快速发展的“两大法宝”。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两个方面实施人才强院计划。

随着与郑大一附院联合医院的建立,医院在郑大领导的帮助下引进一批各科医疗专家。如: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多敬教授、外科/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腔镜专家荣雪香教授、外科副主任医师孙怀钦主任、彩超副主任医师李景梅主任、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王玉萍主任等十一位专家到医院常年坐诊。由于这批专家的加盟,使医院医疗技术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与此同时,郑大一附院根据国家医疗帮扶政策无条件为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培养高、精、尖医疗人才,通过会诊网络把郑大医教课堂实时送到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会诊中心,医院医务人员随时都可接收到郑大教授最前沿的网络学术讲课。为了有效利用这个教学资源,红十字中心医院还通过短信方式邀请新密业内同行到我院接受郑大课程教育,以利于共同提高,受到广大同仁的高度赞扬。截至目前,红十字中心医院送到郑大一附院进修医师6名、进修ICU护士12名、护士长轮流培训一遍,这种把郑大学术讲课引进来、把现有骨干医师送出去的措施对提升红十字中心医院医疗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在加大对基础医疗设施投入和特色医疗建设方面不惜代价,现已形成新密医疗卫生界几个一流,彰显医院特色。

新密一流的神经治疗康复中心。医院在承接中风治疗特色基础上加大对后期康复治疗设施建设,先后投资百万建成面积1000平米的集康复病区、康复治疗区、康复理疗区、康复休闲花园为一体的高档神经康复中心。选送一批康复治疗师分别到北京中康、省中医学院一附院康复中心深造学习,高档温馨的治疗环境、技术一流的康复医师和贴心的医疗服务是康复中心得以腾飞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流的腔镜微创中心。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联合腔镜微创中心是红十字中心医院与郑大一附院联合办院后郑大又一项扶持红十字中心医院发展有力举措。腔镜中心技术力量由郑大一附院强力支持,委派卫生部万例手术无事故奖章获得者、普外、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腔镜专家荣雪香担任腔镜中心主任。腔镜中心设备先进,采用美国原装进口史塞克腹腔镜及先进手术器械。联合腔镜微创中心的成立,使新密患者不出新密就可享受到国家级微创医疗技术水平,这种腔镜微创手术适应症广、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将为新密患者带来更多实惠,深受患者的好评。

一流万级层流净化手术室。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层流净化手术室占地300平方米,耗资120多万元。层流手术室洁净等级整体万级。净化手术室的投入使用,标志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开展手术治疗方面已经与省级医院接轨。

一流的容纳200多人的现代化学术报告厅的落成,是医院为实现科技兴院,着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而建造的学术殿堂。为本院和全市医师学习再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医院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面肌痉挛、射频消融微创治疗椎间盘脱出等也成为医院的强势特色技术。另外一流的高压氧治疗设备、一流的生化检验设备、一流影像检查设备、这些大型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以及特色技术的优势对加快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高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创建新密一流精品医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科学管理是发展的硬道理

早在2006年,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就启用了科学先进的医院管理(HIS)系统,运用科学管理模式,使各项工作走上了程序化、规范化,从而实现了科学管理的新跨越。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成绩显著。特别是在2009年,医院提出了要早日实现与省级医院管理接轨、技术接轨、服务接轨的第四次跨越发展计划后,特意从省级医院聘请一位具有先进医疗质量管理经验的专家到医院参与医疗质量的管理。省级医疗管理专家到院后,结合医院现有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措施、计划、改进意见。医院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管理,加强医疗安全、护理管理、院感控制和依法执业等方面的管理和考核力度,对患者投诉、质控不到位、病历处方书写缺陷等进行通报和整改。尤其是在对全院临床医师及护士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和考核方面更是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举行全院急救技能培训,要求人人达到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标准,极大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在人事管理上,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制度,任人唯贤,对护士长以上中层干部实行公开竞聘。严格完善院科二级成本核算,薪酬待遇向贡献大、技术强的岗位倾斜。

在内部经营管理上,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为此,医院聘请专业人员作为财务顾问,对各项收支、经济往来账目进行会计核算;对实物有专人负责建账、建卡管理,做到盘活库存,避免闲置,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在行管后勤管理上,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持后勤每周查房,把以前“被动服务”意识转变为现在“主动服务”意识,在后勤保障方面,医院增添了制氧设备,购置了大型发电机和大型无塔供水器。及时解决处理临床一线出现的水、电、暖、电脑、卫生、供氧、耗材供应、物资供应等各种问题,保证临床一线工作顺利开展岗位。

通过科学管理,凝聚了全体员工责任心,更好的服务患者,同时由于成本的相对降低,实现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走上了良性运转的健康发展轨道。

服务:以人为本,把患者满意作为服务金标准

在医疗服务上,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制定了“质量为先、服务为本、创新为魂、满意为准、争创一流”的方针,使患者时时处处感受到诊疗环境的人性化、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保证午间、夜里和节假日患者的需求,医院实行全天24小时应诊,全年无假日。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流程和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大厅导医人员为行动不方便、老年体弱患者提供轮椅,并陪送到就诊科室。就诊科室医师对病人实行严格“首问负责制”,态度和蔼,语气轻柔,有问必答、有求必应。需要住院的患者,由首诊医师联系病房医师,详细交代情况后护送入病房。患者家属在办理住院手续有病房护理人员陪同,同时病房责任护士为病人送上一杯热开水服务。诊疗期间,医务人员实行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所有检查均有医护人员陪同;提供患者膳食营养指导;开展诊治活动时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护理方面为方便患者保存一日清单,提供小夹子;为患者免费提供针线包,吸水管等;一周为患者洗头,剪指甲,更换床单位一次;患者出院时,出院手续也由病房护理人员帮助结算(现金交接除外),并将患者送至车上,定期进行回访。

医院实行了电脑统一收费,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医疗服务、药品收费标准,并将价格公布在门诊大厅电子屏幕上,做到医疗收费、药品价格公开,让患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为了做好院外医德医风监督工作,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聘请一批对社会贡献大、德高望重的在职的、离职各界老干部作为医院特邀行风监督员,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医院服务意见,并把意见进行收集、讨论、反馈、执行。使医院高层经常处于高度警觉、高度自治状态。对院内医德医风监督方面,我们建立了患者投诉办公室,并设置举报电话,对院内投诉医院制定了相应惩治措施,极大保证了患者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通过这些监督措施的执行到位,使患者对医院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7%。

奉献:关爱弱势,回报社会,让红十字精神永放光芒 

多年来,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救伤助残活动,用实际行动关爱社会上弱势群体,让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红十字精神贯穿到千家万户。

为关爱贫困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医院设立“岳建华慈善医疗救助基金”帐户,每年用于减免村级残疾人、孤寡老人、军烈属等贫困户医疗费用达60多万元。多次组织各科医疗专家到贫困地区、学校、工厂进行义诊咨询活动,每年免费为边远山区贫困老退伍军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为他们送去油、面粉、大米等食品,受到他们热烈欢迎。

医院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每年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慈善机构捐助钱、物达10万余元。捐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开展灾区救助活动,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医院先后获得“诚信单位”、连年被新密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被新密市委评为遵守职业道德十佳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夸父追日故事迄今悠然耳畔,夸父追日精神迄今催人奋进。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在院长岳建华带领下正以夸父精神不屈不饶地向前奔跑着,他承载着新密全市人民健康护航的重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实现了医技力量、医疗水平、经济实力、服务水平等全方位质的飞跃。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随着设备的更新,随着人才的引进,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相信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第四次跨越发展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上一篇: 明天更辉煌---... 下一篇: 没有了

© 2025 郑州中康医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03818号-3 技术支持:锐拓云 八二生意网

点击拨打咨询电话:0371-699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