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有哪些表现?
1、晨起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眩晕,女性患者较多见,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候有所感觉。
3、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肥厚、心肌扩大、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睡早醒、睡眠不踏实,容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二、高血压分类及分级
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数病人有家族遗传史。
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肾病
高血压的分级: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1、高血压危象:主要是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出现心、脑、肾的急性损害危急症候。主要表现为病人感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或失明;
三、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1、钙和钾是肌电生理主要离子,血管平滑肌不因为钙钾不足而引起舒缩异常,而且增加钾的摄于有利于钠的排出,对控制高血压用药更有效和保障。多吃含钾、钙而含钠低的食物,如土豆、茄子等,含钙的食物:花椰菜、青萝卜、小白菜等,还可以喝骨头汤。每天进食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可预防便秘等诱发血压高。
2、合理饮食。
3、适量运动: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骨骼,减轻体质量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并且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4、调畅情绪: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因素(精神神经因素)不仅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高血压的转归,让患者了解自我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从而避免易怒、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出现。
5、戒烟限酒:香烟中尼古丁可刺激肾脏分泌儿茶酚胺,引起全身小
动脉痉挛、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长期饮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易引起高脂血症,同时也是脑出血的诱因,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超重肥胖者均应坚决忌酒。
6、起居正常:晨起勿过快过猛,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据天气变换,适当加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预防血压波动较大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建立早睡早起,定时睡眠的作息时间,不仅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而且有助于防止血压波动。
7、自我管理,教会患者学会自测血压,每天最少定时测量一次,定时服用降压药。
四、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候不要在病人面前惊慌失措,让病人安静休息,头部抬高,取半卧位,尽量避光,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并注意定时测量观察血压变化。
1、一般当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常用硝普钠,此药避光使用,微量泵输入,需要密切检测血压变化,防止血压降至过低,血压一旦大幅度下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就要受到影响,如供血不足,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症状。
2、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福达、维拉帕米等,
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脸红,水钠潴留、脚踝水肿、便秘。患者用药后变换体位时候应该速度要慢,减少体位低血压症状。
3、ACEI及ARB类药物如依那普利类和沙坦类
不良反应:干咳、味觉丧失、皮疹、水钠潴留、缬沙坦替米沙坦会有轻微的头痛、头晕等。
4.利尿剂降压药: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使血压下降。如:引帕哒胺(寿比山)、氢氯噻嗪等
不良反应:低血钾、高血脂、高血糖、尿素升高患者。可进食含钾量多的食物,如:大豆类,香蕉,菠菜、大蒜,海藻类。
五、高血压患者出院指导
1、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告知测压时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时间、定血压计,准确记录测量结果,以便于医生沟通。
2、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据个体情况,遵医嘱合理长期服药,不宜随意减服或停药,以免发生停药综合征。
3、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