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8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年龄组。
二、冠心病症状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 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三、患者怎样提前预知冠心病及时就诊?
(1)疼痛部位:胸骨后;
(2)放射:向下颌、左上肢、左肩;
(3)性质:压榨性,烧灼样;
(4)持续时间:1-5分,不超过15分;
(5)诱因:劳累、寒冷或饱餐;
(6)缓解方式:休息、舌下含化硝酸酯类(1-3分)。
四、预防冠心病可以从以下方面注意
1、合理安排饮食
(1)吃饭要少量多餐,不易过快和过饱,七八成饱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即可减轻心脏的负担,又可保证充足的营养。进食过饱,迷走神经兴奋,会导致冠状动脉持续收缩,影响心脏供血。饱食之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易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心脏必须加班工作,以泵出更多的血液,满足胃肠道的需要。全身流动的血液是有限的,血液大量被分配到胃肠道,心脏自身的供血减少,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饱食之后,胃撑得鼓鼓的,它会推着膈上移,而使膈上面的心脏受到挤压,外周阻力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会受到影响。
(2)清淡易消化,吃一些五谷杂粮,尤其是一些绿叶根茎菜,常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钾盐,钾盐与心肌电活动的稳定性却是呈正相关。,像洋葱头、胡萝卜、辣椒等。
2、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切忌过度紧张急躁、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激动会引起血管收缩,供血不足而诱发冠心病。
3、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4、冠心病人不易洗冷水澡,循环系统明显受到刺激,导致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血流加速,容易引发心绞痛。低温环境会让皮肤汗腺和皮脂腺收缩,血液流动减缓,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会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尤其是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会出现胸闷、头晕、心绞痛等症状,进而导致冠心病急性发作,严重的可诱发心肌梗死。
5、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控制体重。运动强度:心率=170(180)-年龄(岁),无不适症状,微微出汗。外出运动期间注意自带速效救心丸,心前区不适可以含4-5粒,缓解症状,如效果差请急呼叫120。
6、常用药物指导
(1)
(2)抗凝防血栓
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方法是皮下注射,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部分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瘀点、瘀斑: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告诉医生。
(3)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这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类药,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等。这类药物可以预防左心室重构,改善血液动力学,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率。其常见的副作用为干咳,若服用该类药物出现频繁干咳者,在排除感染、结核、肿瘤、哮喘的情况下,可考虑为药物诱发。停药后症状会消失。
(5)
(6)、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包括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忻)、阿替洛尔等。其主要机制是减慢心率和心肌收缩速度,从而达到减少心肌需氧量的目的,发挥其抗心肌缺血作用。这类药物主要可导致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各位患者切记不能自行加量或减量,因为如掌握不好服用剂量,很可能会诱发心绞痛或者心力衰竭。如有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等病史,必须提前告知医生。
7、定期复查
已经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在医师指导下服药治疗。如果病情平稳,治疗方案已确定并能遵照医嘱执行,可以1个月复诊1次,医师调整用药,3—6个月做1次心电图及查血脂。
8、冠心病患者家中常备“四宝”
(1)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急用药,只要舌下含服一片,就可以在一两分钟之内,迅速扩张血管,改善供氧,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成人一次用0.25-0.5mg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1片直至疼痛缓解如果15分钟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在活动或大便之前5~10分钟预防性使用可避免诱发心绞痛不过血压低者慎用此药。
(2)速效救心丸,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副作用小,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当心绞痛发作时也可以舌下含化复方丹参滴丸,一次10丸。
(3)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够作用于血小板,控制其聚集形成斑块,每天100毫克左右,长期服用,可以大大降低血栓出现的几率。
(4)他汀类:他汀类药物可以降血脂,此外,它还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可长期服用,以避免血管被脱落的斑块堵塞。